旅行記事:巴里島遊記
之一:慢活的Bali
「因為做了那樣一個夢,很高興我的心還活著。」
--摘自「Summer」,陳昇--
有人說,旅行是一種渴望。是自濁滯、苦悶、絕望的生活中抽離的渴望。
渴望旅行也是一種本能,它驅使我們離開溫暖的被窩,邁向未知,尋找
更壯麗的風景,更肥美的田園,更豐沛的綠洲。
而我,渴望著短暫逃離令人不滿的現實,飛到充滿陽光的島嶼,懶洋洋
地呆在沙灘上,除了放空,什麼也不做。於是,在短短的5天內完成行程
安排,在雨季剛開始時來到Bali,這個被稱為「眾神的國度」,又被印度
國父尼赫魯讚頌為「世界的早晨(The Morning of the World)」的美
麗島嶼。
不過,若由我來為Bali下標,我會說,「Bali,慢活之島」。
日出,這是Villa的陽台外的景色
Bali人的「慢活」,從觀察辦落地簽的速度就可充分體會。我相信不少旅客
也有同樣的感受,待在將近30分鐘、幾乎靜止不動的隊伍中,忍不住引頸前
探,不理解為什麼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辦完一份簽證。雖然許多的旅遊
書都說曾有海關官員明示或暗示索賄,但我們沒有遇到,反倒是官員態度和
氣、向每一個入關的人微笑、聊天,我想這也是讓速度變慢的原因之一。
步出機場大門,外頭等著載客的私家計程車司機三三兩兩群聚著,有的乾脆
半臥在寬寬的木頭椅上,十足的悠哉。在遊客經過時,問一句「Taksi?」,
他們也期待著儘快開始一天的營生,但不急切,不會讓人感覺到壓力。
另一項慢活指標,是餐廳的上菜速度。我相信凡是去過Bali的人一定都有
同感。不管是大餐廳或小餐館,侍者的速度都是慢慢的、溫溫的,拍搭、
拍搭的拖鞋聲,告訴你這裡的生活就是這個節奏。等待上菜的時間往往
介於15-30分鐘,因為廚師的速度也是緩緩的,所以,建議要點啤酒等
飲料,在等待時就可以喝,免得無聊。
當地的品牌:Bintang,是淡口味啤酒,搭配重口味的炒飯、沙爹、海鮮等,非常對味。
在烏布傳統市場,許多照顧攤位的婦人會坐在地上,在客人較少時偷閒
聊聊天,市場二樓集中了需多的沙龍、圍巾等蠟染布製品,風徐徐吹過,
五顏六色在空中飄盪著,那種輕鬆、舒服、涼爽,讓我感動而無法忘懷。
說真的,有什麼好急的呢?在這裡,你會隨著Bali人的步調而放慢下來,
開始品味周遭一切瑣碎小事:處處可聞的焚香,路旁、店裡擺放的祭品,
戴著鮮花的神像,街上漫遊的猴子,看來有點兇但其實很友善
的計程車司機,還有要慢慢去習慣的當地英文口音,這一切都充滿了人情
味與生活意趣。
當地人每日祭拜用的鮮花,用嫩椰子葉編成小方簍,擺上花朵和短香,
常放在路邊、或小神龕上
在屋頂漫遊的猴子,在猴子森林路(Jl Monkey Forest)上(已接近猴子森林Monkey Forest)
烏布皇宮的神像,威猛的表情,但耳後插了一朵紅花
唯一不慢的,應該是當地人騎車的速度。尤其在庫塔區往登帕薩沿途,下班
時間,不管男女老少,機車騎士都是快、狠、準,有的甚至連後照鏡都不看
,直接從我們的箱型車前切過、右轉(這邊是走左邊),我們驚嚇之餘不禁
瞠目結舌。但是,雖然勇猛快速,但在車陣中的他們感覺上沒有台北街頭常
有的「火氣」,好幾次司機碰到驚險狀況,也不會出言幹譙什麼的,還是氣
定神閒的繼續開。
這也是慢活的個性使然吧?